|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 --《周易》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劉備語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4.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論語》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論語》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 
	8.當(dāng)仁,不讓于師。 --《論語》 
	9.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時(shí)而動(dòng)。 --《周易》 
	12.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14.言必信 ,行必果。 --《論語》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 
	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zhǎng)戚戚。 --《論語》 
	19.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 
	20.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 
	21.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22.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 
	24.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 
	26.三思而后行。 --《論語》 
	27.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31.知恥近乎勇。 --《中庸》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