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三個孩子相繼考進清華北大,創(chuàng)造一個傳奇家庭,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家庭,是如何成就三個高材生的呢?又是怎樣的學習態(tài)度致使三個孩子高考成功考進名校的呢?父母在其學習、生活中又起著怎樣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呢?唯學網(wǎng)小編與你一起了解一下高材生的成長史,看其中是否能找出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7月23日,漳澎村的劉偉鋒參加2013年高考并拿到了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的錄取通知。而2009年,劉偉鋒的大姐劉淑嫻高考考入了北大中文系;2011年,二姐劉楚欣高考考入北大西班牙語系。 對于三姐弟相繼入讀清華北大,父親劉浩賢稱,“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沒有特別的方法,順其自然。”父親介紹說,“在教育孩子方面沒有特別的方法,如果要說,最特別的就是大女兒從小就十分自覺,下課后都是先做好作業(yè)再玩。弟弟妹妹看見姐姐這樣,就跟姐姐一齊學習,用句土話說就是,大的行頭,細的跟尾。”
雖然劉爸爸比較謙虛,但這個民主的家庭中,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來感化孩子,讓他們自小就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家里爸爸主外,開工廠做生意,經(jīng)營有道,而且處事淡定,很少將生意上壓力或煩惱帶給家人。媽媽則主內(nèi),是傳統(tǒng)的中國婦女,勤儉節(jié)約持家有道。多數(shù)情況下,爸爸媽媽都會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來教育他們,但偶爾自己和姐姐覺得爸媽做得不對了,也可以給他們提意見。
劉家三兄妹自小成績在班里或者在學校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所以自小兩位姐姐都是學校的名人,劉偉鋒也常;钤诖蠼愣愕墓猸h(huán)下。“她們漳澎小學學校老師口中的學習標兵,小學時老師經(jīng)常會拿我和姐姐作比較。”劉偉鋒說,盡管如此,姐姐們的光環(huán)給劉偉鋒的并沒有壓力,更多的是鞭策,他認為姐姐們能夠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夠做到。
但也有意外失足的時候。劉偉鋒記得,在小升初那一年,自己沒有發(fā)揮好,沒考上東華初中的公辦正取生。這一次挫折,劉偉鋒狠狠地跟把自己“折磨”了下,在初一寒假期間,他每天早上6時就鞭策自己起床學習。后來成績上去了,才恢復正常的學習作息。
雖然有這一次的“失利”,但劉偉鋒還是覺得自己有比兩個姐姐高明的地方。劉偉鋒說,在學習中,自己并不搞題海戰(zhàn)術(shù),而是喜歡研究課本,而且一定要研究透。“如果碰上有疑難的知識點,我會花大力氣去研究,有時候還看大學的書來了解。”
不僅如此,在空閑的時候,劉偉鋒也喜歡看看數(shù)學史、物理史等等書籍,同時,他還對史記、資治通鑒等中國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說到對大學的寄望,劉偉鋒說,暫時沒有固定的方向,他希望能夠到大學里面聽到不同院系的教授的課程,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做一個全方面發(fā)展的通才。
文到此處已完結(jié),可通過文中內(nèi)容,讓我們了解到,那些在暑假為孩子瘋狂報補習班的家庭應(yīng)該警醒,嚴松有度,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