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已經結束了,新課標高考今年實施的第二年,對于高考語文學科,從2014年高考語文試卷中可以看出,新課標實施后高考語文科目注重了能力的考查;穩(wěn)中略有變化,創(chuàng)新契合考綱精神;關注現(xiàn)實生活,洋溢著時代氣息;試題難易適中,有較好的區(qū)分度了。
一、高考新課標語文大綱總體分析
1.依標扣綱,體現(xiàn)課改理念。
2014年全國課標1卷依據(j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和《2014年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版)》命題,全卷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引導語文教學回歸根本,凸顯了語文特點,蘊含豐富的文化特質。如第二大題8、9兩題古代詩歌(宋詞)閱讀考查學生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鑒賞詩歌意象、表達技巧的能力;10題名篇名句默寫篇目全部出自課標推薦背誦的64篇文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之內;第三、四大題選考文本閱讀中探究性試題的設置,著重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第五大題15題通過“語句銜接”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連貫能力;16題通過給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簡明、連貫、準確的能力;17題圖文轉換題,通過將“某中學暑期瑤族村考察的初步構思框架”,轉換成一段話,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簡明、準確的能力。
2. 穩(wěn)中有變,試題難易適中。
就全國課標卷本身而言,連續(xù)多年格局不變,板塊設置、題型分布、考點安排、賦分情況都基本一致,體現(xiàn)了全國課標卷的連續(xù)性與穩(wěn)定性。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2014年全國課標卷在保持承繼穩(wěn)定的前提下,不著痕跡地追求著創(chuàng)新。其中最大的變化是第5題一改往年考查“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性格… 的一組是”的形式,考了文言斷句。而第五大題則延續(xù)了2013年的考查形式。
綜觀全卷,沒有偏題、怪題,難易度適中,有較好的的區(qū)分度。
3. 關注現(xiàn)實,洋溢時代氣息。
2014年全國課標1卷體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的高度關注,語言材料緊扣時代的脈搏,洋溢著濃郁的時代氣息。如第五大題13、16、17題句子的選擇(涉及醫(yī)療質量、家庭關系、中學生暑期實踐等內容),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又如第六大題寫作,今年仍是新材料作文,材料內容貼近生活,可引起學生思考,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生活中,我們既要遵守既有規(guī)則,又要學會變通;人與人相處要學會合作共贏。可見,今年的作文材料體現(xiàn)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特質,既貼近考生生活,又暗合社會現(xiàn)實。這就提醒考生要關心現(xiàn)實,緊跟時代步伐,而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
二、高考新課標語文大綱試題分析
1、試題分值
2014年新課標1卷滿分150分。其中閱讀類試題共70分,包括第一大題(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第二大題(古詩文閱讀,36分)和第三四大題(選考題,可選文學類文本閱讀或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語言運用類試題共80分,包括第五大題(語言文字運用,20分)和第六大題(寫作,60 分)。
2、知識結構
2014年新課標1卷共分為六個大題,18各小題,具體結構見下表:
內容
項目 |
現(xiàn)代文(論述類文章)閱讀 | 古代詩文閱讀 | 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 | 語言文字運用 | 寫作 | ||
文言文閱讀 | 古代詩歌閱讀 | 名篇名句默寫 | |||||
題量 | 3(1-3題) | 4(4-7題) | 2(8-9題) | 1(10題) | 1/1(11,12題) | 5(13-17題) | 1(18題) |
分值 | 9 | 19 | 11 | 6 | 25 | 20 | 60 |
3、能力結構
2014年高考[微博]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A)、理解(B)、分析綜合(C)、鑒賞評價(D)、表達應用(E)和探究(F)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xiàn)為六個層級。具體表現(xiàn)為:
能力
項目 |
識記A | 理解B | 分析綜合C | 鑒賞評價D | 表達應用E | 探究F |
題量 | 1 | 2 | 7 | 3 | 6 | 1 |
題號 | 10 | 1、4、5、7 |
2、3、6、11(1)
(3)/12(1)(2(3) |
8、9、
11(2) |
13、14、15、16、17、18 |
11(4)
/12(4) |
分值 | 6 | 19 | 37 | 17 | 80 | 8 |
三、高考新課標語文大綱試卷結構與《考試說明》具體內容及要求的對應及賦分情況
內容領域 | 能力層級 | 分值 | 題型 | ||||||
A
識記 |
B
理解 |
C
分析綜合 |
D
鑒賞評價 |
E
表達應用 |
F
探究 |
||||
論述文閱讀 |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 √ | 3 | 客 | |||||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 | 3 | 客 | ||||||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 √ | 3 | 客 | ||||||
文言文閱讀 |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 √ | 3 | 客 | |||||
文言斷句 | √ | 3 | 客 | ||||||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 √ | 3 | 客 | ||||||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 √ | 10 | 主 | ||||||
古代詩歌閱讀 | 鑒賞詩歌的形象 | √ | 5 | 主 | |||||
鑒賞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 √ | 6 | 主 | ||||||
默寫 |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 √ | 6 | 主 | |||||
文學類文本閱讀 | 概括作品主題,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 | √ | 5 | 客 | |||||
欣賞作品的形象 | √ | 6 | 主 | ||||||
分析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 | √ | 6 | 主 | ||||||
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 | √ | 8 | 主 | ||||||
實用類文本閱讀 |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 | √ | 5 | 客 | |||||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 | 6 | 主 | ||||||
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 √ | 6 | 主 | ||||||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 √ | 8 | 主 | ||||||
語言文字運用 | 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 √ | 3 | 客 | |||||
辨析病句 | √ | 3 | 客 | ||||||
語言表達連貫 | √ | 3 | 客 | ||||||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準確 | √ | 5 | 主 | ||||||
語言表達簡明、準確 | √ | 6 | 主 | ||||||
寫作 | 寫作 | √ | 60 | 主 | |||||
合計 | 150 |
四、高考新課標語文典型試題分析
(一)容易題分析
第一大題“現(xiàn)代文閱讀”(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3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選文摘編自王曉旭《美的奧秘》,屬社科類文章,富有文化內涵。試題的設置均為選擇不正確的選項,難度較去年試題有所降低。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
悲劇產生于社會的矛盾、兩種社會力量的沖突。沖突雙方分別代表著真與假、善與惡、新與舊等對立的兩極,卻總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敗、死亡、毀滅為結局,他們是悲劇的主人公。因為他們的力量還比較弱小,還無法與強大的舊勢力或邪惡力量抗衡,正義的要求不能實現(xiàn),于是形成了悲劇。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指出,悲劇描寫了比現(xiàn)實中更美好同時又是“與我們相似的”人物,通過他們的毀滅“引起憐憫和恐懼來使感情得到陶冶”,即產生凈化的作用。
然而,悲劇不僅表現(xiàn)沖突與毀滅,而且表現(xiàn)抗爭與拼搏,這是悲劇具有審美價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魯迅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種毀滅是抗爭、拼搏以后的毀滅,抗爭與拼搏體現(xiàn)了人的一種精神。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為了人類從天上盜取火種,觸怒了主神宙斯,被鎖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鷹啄食肝臟,但普羅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墜入深淵。羅丹的大理石雕塑《馬身人首》中,人臂絕望地撲向一個它所抓不到的目標,而馬足則陷于塵土不能自拔,表現(xiàn)出人性與獸性的沖突,象征著靈與肉的斗爭,具有強烈的悲劇性?梢哉f,沒有抗爭就沒有悲劇,沖突、抗爭與毀滅是構成悲劇的三個主要因素。
悲劇的審美價值的載體只能是文學藝術。因為人生有價值的東西、美好事物的毀滅是令人傷悲的,因此現(xiàn)實中的悲劇不能作為直接的審美對象來欣賞,否則人就是泯滅了人性的人了,F(xiàn)實中的悲劇只能激起人的同情、義憤,迫使人采取嚴肅的倫理態(tài)度和實踐行動。民主革命時期,在演出歌劇《白毛女》的過程中,曾多次出現(xiàn)扮演地主黃世仁的演員被打甚至險遭槍擊的事件,這是人們以實際的道德評價代替了審美活動。現(xiàn)實的悲劇只在客觀上具有悲劇的審美性質,它們必須以文學藝術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才能成為欣賞的對象,美學上所謂的“以悲為美”才能實現(xiàn)。
悲劇成為審美對象只能以文學藝術的形式出現(xiàn),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劇事件與人的心理距離。不僅遙遠的時間會使過去的現(xiàn)實悲劇的悲慘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時間間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現(xiàn)實。這里還有一個空間的間隔,悲劇藝術展現(xiàn)的畢竟是一個人們不熟悉或有點陌生的空間,這就使人們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夠客觀、超然地看待。當然,在欣賞中審美主體可以“審美地”加入悲劇沖突,體驗悲劇客體的巨大和狂暴、悲劇主體的抗爭和悲痛,從而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和刺激,獲得悲劇感和審美愉悅。
悲劇表現(xiàn)的不是人生的歡樂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劇主體對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這是人類社會和人類活動中十分重要、嚴肅的一面。悲劇在表現(xiàn)對偉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毀的同時,更表現(xiàn)出無法摧毀的人的偉大和崇高。
廣大同學和家長朋友們如需獲知關于高考的任何資訊如高考錄取時間、高考政策、高考培訓等相關信息等等,可隨時關注唯學網中小學教育欄目,如有任何疑問可在線留言,小編會為您在第一時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