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是我國的文化精髓,有著幾千年的承傳歷史,中國人熱愛武術,不僅想要自己傳承這份文化還想要讓國外人士了解武術文化,近些年來,我國積極為武術申奧也是其中一個表現(xiàn)。但是傳統(tǒng)的武術教學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存在一定風險。下面這件事就是武術教學方面出現(xiàn)的一次重大事故。
2012年在南海西樵一家武館,教學過程中安排學員之間對打,其中一名學員被打中頭部后,被診斷為重型顱腦損傷,鑒定為九級傷殘。時隔一年半,近日南海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宣判,認定武館擔責五成。該事件對于佛山武術界的發(fā)展,雖說不至于潑下一盆冷水,但也肯定是一道坎。佛山武術,近年來被香港電影描繪得有聲有色,而佛山實際取得的成績也不賴,在2009年獲得全國第一個“武術之城”的殊榮。但實際上佛山武館經(jīng)營起來并沒有那么風光,開武館很難發(fā)達,是為傳承這份武術的精神和文化而堅持下去;蛟S是太過于重視“傳承”,部分不適應現(xiàn)代的教學方式也被繼承了下來。
據(jù)了解,在古代武術的目的之一,在于鋤強扶弱,強身健體。但到了現(xiàn)代,武術的“鋤強扶弱”的功能已經(jīng)大大弱化,警察、治安隊等正規(guī)的武裝力量是維持社會治安穩(wěn)定的依靠對象。但基于“鋤強扶弱”的教學方式,對抗性訓練、實操是必不可少的過程,肢體接觸相互攻擊,當中就隱含了受傷的可能。雖說都會強調點到即止,但按學徒的水平很難拿捏分寸。但是不是說只要招式操練就足夠了呢?可如果只保留這點的話,武術還是武術嗎?相信大家都有答案。只能希望武館方面在教學方面進行一些改良,使之更適應于現(xiàn)代人。
如需獲得更多武術相關資訊,如武術賽事、武術理論、武術申奧、習武須知、武術訓練等,敬請密切關注唯學網(wǎng)武術培訓頻道,小編會在第一時間作出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