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自學考試明天(4月18日)就要開考了,還請考生們提前做好準備,再次檢查一下考試所需證件、文具,晚上保證充足的睡眠。為了幫助考生做好最后的備考,唯學網小編準備了2015年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考前沖刺題,以供各位考生備考使用。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階級基礎是( )
A.工農聯盟
B.無產階級
C.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聯盟
D.工農商學兵聯盟
2、資本各形態(tài)中能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是( )
A.生產資本
B.貨幣資本
C.商品資本
D.借貸資本
3、根據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的程度和特點,可以把社會意識劃分為( )
A.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
B.意識形態(tài)和非意識形態(tài)
C.先進意識和落后意識
D.社會心理和思想體系
4、社會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
A.社會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進思想的傳播
C.英雄人物的組織
D.人口數量的增多
5、共產主義社會制度具有巨大優(yōu)越性的根本保證是( )
A.社會制度的和諧完善
B.創(chuàng)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勞動生產率
C.人的精神境界的極大提高
D.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chuàng)新
6、馬克思根據人的發(fā)展狀況,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會形態(tài)。這三大社會形態(tài)是( )
A.原始公有制社會、私有制社會、共產主義公有制社會
B.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
C.無階級社會、階級社會、無階級社會
D.農業(yè)社會、工業(yè)社會、信息社會
7、人類區(qū)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是( )
A.生產方式
B.生產關系
C.生產力
D.生活資料
8、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惟一標準,是看它是否承認( )
A.社會歷史是發(fā)展變化的
B.人們的思想對社會的發(fā)展有重要作用
C.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D.社會歷史是人們自覺活動的結果
9、黑格爾最卓越的貢獻是( )
A.唯物論
B.辯證法
C.歷史觀
D.自然觀
10、列寧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的理論依據是( )
A.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規(guī)律
B.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規(guī)律
C.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斗爭的規(guī)律
D.生產關系必須適合生產力發(fā)展要求的規(guī)律
11、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是( )
A.社會改革
B.階級斗爭
C.社會基本矛盾
D.科學技術革命
12、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理論特征是以實踐為基礎的( )
A.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B.革命性和批判性的統一
C.先進性和科學性的統一
D.創(chuàng)新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13、社會歷史是人的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的,這是一種( )
A.歷史唯心主義觀點
B.唯意志論觀點
C.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D.宿命論觀點
14、黑格爾最卓越的貢獻是( )
A.唯物論
B.辯證法
C.歷史觀
D.自然觀
15、下列選項中,正確說明物質和運動關系的是( )
A.物質是運動的主體,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B.物質是運動的形式,運動是物質的內容
C.物質是運動的原因,運動是物質的結果
D.物質是運動的本質,運動是物質的現象
16、資本積累的源泉是( )
A.資本積聚
B.資本集中
C.剩余價值
D.平均利潤
17、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過”或“不及”,這在哲學上屬于( )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確定事物的質
C.認識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18、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最顯著的特點是( )
A.理論性
B.實踐性
C.指導性
D.科學性
19、生產資料的購買時間屬于( )
A.運輸時間
B.勞動時間
C.非勞動時間
D.流通時間
20、下列各組社會意識形式中,全部屬于意識形態(tài)范圍的是( )
A.法律思想、邏輯學、宗教
B.政治思想、語言學、藝術
C.自然科學、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哲學、藝術
21、現代生產力系統要素中的滲透性因素主要是( )
A.勞動對象
B.生產工具
C.自然科學
D.科學技術
22、對物質和意識哪個是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這兩大基本派別是( )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C.一元論和二元論
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23、群眾路線的基本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是( )
A.“一切為了群眾”
B.“一切依靠群眾”
C.“從群眾中來”
D.“到群眾中去”
24、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边@表明( )
A.實踐是溝通主客體的橋梁
B.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
C.實踐為認識提供物質手段
D.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25、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表現為,它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 )
A.惟一動力
B.最終動力
C.根本動力
D.直接動力
26、真相和假象的區(qū)別在于( )
A.真相是客觀的,假象是主觀的
B.真相是確定的,假象是不確定的
C.真相是穩(wěn)定的,假象是變動不居的
D.真相從正面直接地表現本質,假象從反面歪曲地表現本質
27、馬克思主義的最高社會理想是( )
A.消滅等級制度,實現人人平等
B.推翻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
C.消滅貧富懸殊,實行平均主義
D.取消按資分配,實行按勞分配
28、金融寡頭在政治上的統治主要通過( )
A.“參與制”來實現
B.“個人聯合”來實現
C.資本輸出來實現
D.工業(yè)資本與銀行資本的融合來實現
29、階級產生的根本前提是( )
A.用暴力掠奪他人財產
B.用特權侵吞公共財產
C.由于生產力發(fā)展而出現剩余產品
D.由于產品分配不公而出現兩極分化
30、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屬于( )
A.不變資本
B.可變資本
C.流通資本
D.流動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