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小學的教材中越來越多的融入了國學內容,《論語》、《三字經》和《弟子規(guī)》等已修訂到教學規(guī)劃當中,就連小區(qū)里也開設了國學班,但一切教學都是免費的,這樣自發(fā)的組織、免費的教學都得到小區(qū)內家長的贊賞,6年來,該國學班培養(yǎng)了近百名的學生。
每周二、三、五晚,總會有誦讀《論語》和《弟子規(guī)》的讀書聲回蕩在小區(qū)。這個聲音是來自一個特殊的國學班,所有的老師都是義工,自發(fā)組織免費教各個年齡段的學生學習國學,業(yè)余時間還給學生免費輔導作業(yè)、提供晚飯。孩子們按年齡被分成大班和小班,每個班的容量約35人,6年時間里,他們迎新送往百余名學生,不時有學生會回來看老師,幫忙打掃衛(wèi)生。
國學班教室位于古交市青年路指揮部小區(qū),一個6層的老房子,在其中一棟樓3層的一戶,打開防盜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孔子的畫像。廚房兩側是兩間各約十平方米的臥室,被當作兩間教室,里面放著5排舊桌椅。教室的墻上貼著孔子的畫像、《弟子規(guī)》的畫報,還貼著“止語”兩字,提醒學生們上課要安靜。
記者采訪當天,他們要學習《論語·公冶長》的第五部分,有的學生翻開《論語》提前預習著。19時30分,一名衣著儉樸、年約50歲的中年女子走進教室,手里拿著一本《論語》書。她姓郝,是國學班的發(fā)起人之一,也是4名主講老師之一,還是古交二小的一名老師。
在國學班里,老師們在傳授經典國學的同時,也會教一些國學禮儀。看到老師走進教室,教室里的20名學生站了起來,齊聲喊著“老師好”,同時向老師鞠躬敬禮,郝老師也彎腰鞠躬回禮。“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論語·公冶長》的第五部分,大家先來齊聲朗讀一遍!不認識的字請按照拼音拼讀。”郝老師話音落下,“吾斯之未能信……”一陣陣朗朗上口的讀書聲響了起來。記者看到,有的學生用手指著課本認真地讀著,有的學生在朗讀的時候甚至合起書來,閉著眼睛嘗試背誦,還有的同學在本子上畫著正字,記錄自己誦讀了幾遍。
孩子們朗誦了幾遍后,開始一句一句耐心講解,在講解的時候還會穿插一些小故事。課堂里,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而另一個班里的學生,都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正在學習《弟子規(guī)》的內容。
21時許,到了下課時間,有的學生獨自回家,有的學生跟著父母回家。“上了半年課,比以前懂事多了,也不挑食了,還會主動幫我們洗碗。”一位家長說,真希望學校里也能增加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
以上內容是關于國學教學的介紹,由唯學網國學欄目小編提供,因此考生如若獲知更多關于國學的資訊,請隨時關注國學欄目,小編會在第一時間為考生發(fā)布相關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