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以下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表述,其中正確的有( )。
A、該行為的撤銷,應由撤銷權人提出并實施,其他人不能主張其效力的消滅
B、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C、如果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則該行為視同有效的法律行為,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D、該行為撤銷前,其效力已經發(fā)生,未經撤銷,其效力不消滅
【正確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可撤銷民事行為的特征。
5、下列情形中,一般適用法定代理的有( )。
A、被代理人是身體有殘疾的人
B、被代理人是無行為能力的人
C、被代理人是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D、被代理人是不能親自處理自己事務的人
【正確答案】 B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點是法定代理。法定代理一般適用于被代理人是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情況。
6、張某接受甲鞋店的委托,代理甲鞋店到外地購買一批皮鞋。期間張某與某鞋廠勾結,購進一批劣質皮鞋給甲鞋店。對此行為,下列表述中符合規(guī)定的有( )。
A、張某的行為是代理權的濫用
B、給甲鞋店造成的損失,僅由張某承擔民事責任
C、給甲鞋店造成的損失,僅由某鞋廠承擔民事責任
D、給甲鞋店造成的損失,張某與某鞋廠負連帶責任
【正確答案】 A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代理權的濫用。本題中是代理人和第三人惡意串通,這是“濫用代理權”,選項A表述正確。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因此選項BC表述錯誤,選項D表述正確。
7、乙以甲公司的名義采取下列方式與他人訂立的合同,法律效果歸屬于甲公司的有( )。
A、乙使用偷盜的甲公司合同專用章,與善意的丙公司訂立的合同
B、乙使用偽造的甲公司合同專用章,與善意的丁公司訂立的合同
C、乙使用甲公司交給的合同專用章,超越甲公司授權范圍與善意的戊公司訂立的合同
D、乙使用甲公司交給的合同專用章,在代理權終止后,與善意的庚公司訂立的合同
【正確答案】 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選項C、D屬于“表見代理”的范圍,被代理人應當承擔代理的法律后果。而選項A、B由于甲公司的合同專用章是被偷盜、偽造的,甲公司沒有過錯,因此不承擔責任。
8、下列關于我國仲裁制度的表述中,符合《仲裁法》規(guī)定的有( )。
A、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
B、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可以向法院起訴
C、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仲裁可以不開庭進行
D、仲裁的進行以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為條件
【正確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仲裁制度。根據規(guī)定,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不可以再提起訴訟;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仲裁可以不開庭進行;仲裁協議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口頭達成仲裁的意思表示無效。
9、下列選項中,屬于仲裁協議應當包括的內容有( )。
A、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B、仲裁事項
C、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D、選定的解決爭議所適用的法律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點是仲裁協議。仲裁協議應具有下列內容:(1)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仲裁事項;(3)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10、根據《仲裁法》的規(guī)定,下列情形中的仲裁協議,屬于無效的有( )。
A、甲、乙兩公司在建設工程合同中依法約定有仲裁條款,其后,該建設工程合同被確認無效
B、王某與李某在仲裁協議中約定,將他們之間的撫養(yǎng)合同糾紛交由某仲裁委員會仲裁
C、鄭某與甲企業(yè)在仲裁協議中對仲裁委員會約定不明確,且不能達成補充協議
D、陳某在與高某發(fā)生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后,口頭約定由某仲裁委員會仲裁
【正確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仲裁協議的訂立。仲裁協議獨立存在,所以選項A的仲裁協議有效;撫養(yǎng)糾紛不屬于仲裁范圍,所以選項B的仲裁協議無效;仲裁協議對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又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所以選項C的仲裁協議無效;仲裁協議應以書面形式訂立,口頭達成仲裁的意思表示無效,所以選項D的仲裁協議無效。
三、判斷題
1、在我國,法律都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 )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點是經濟法的淵源。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僅次于憲法,是經濟法的主要淵源。
2、在經濟法主體中,調控主體與受控受體,以及規(guī)制主體與受制主體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 )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經濟法主體。調控主體與受控受體,以及規(guī)制主體與受制主體并非平等主體。
3、市場對策權是指平等的市場主體之間的對策權。( )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接受調控和規(guī)制主體的權利。市場對策權可分為平等的市場主體之間的對策權,及市場主體對調制行為的對策權兩大類。
4、經濟法主體的職權和經濟法主體的權利,都是必須依法行使且不可放棄的。( )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經濟法主體的權利與義務的界定。經濟法主體的權利,是經濟法主體中的接受調控和規(guī)制的主體依經濟法的規(guī)定而可以為或不為一定行為,或要求其他主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可能性,這種權利是可以放棄的。
5、個體工商戶不能作為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 )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點是經濟法律關系主體。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或參加人,包括個體經營者。
6、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但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地在其民事權利能力范圍內進行民事活動。( )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
7、附條件的法律行為中,當事人惡意促使條件成就的,應當認定條件沒有成就,當事人惡意阻止條件成就的,應當認定條件已經成就。( )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附條件的法律行為。
8、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第三人進行法律行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擔。( )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點是代理的概念。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第三人進行法律行為,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擔的一種法律制度。
9、代理人死亡或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導致委托代理關系終止。( )
【正確答案】 對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代理。委托代理終止的法定情形有:(1)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代理人辭去委托;(3)代理人死亡;(4)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5)作為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法人終止。
10、企業(yè)與稅務機關就稅收擔保財產發(fā)生的糾紛,因為是屬于財產權益的糾紛,因此是可以適用仲裁的。( )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仲裁的適用范圍。只有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fā)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才可以適用仲裁,對于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則不能適用仲裁,企業(yè)與稅務機關發(fā)生的爭議屬于行政爭議,不適用仲裁。
法律的概念就是晦澀難懂,權利義務是最常見的,但是經濟法方面的內容還不是中級職稱考試中最難的部分。唯學網小編希望大家循序漸進的去理解和掌握會計職稱考試的相關內容。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