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37.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語》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明代諺語 
	39.千經(jīng)萬典,孝悌為先。 --《增廣賢文》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增廣賢文》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 
	43.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韓愈 
	4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 
	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48.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 --《警世通言》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50.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 
	51.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林逋《省心錄》 
	52.學不可以已。 --《荀子》 
	5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論語》 
	5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 
	5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 
	5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5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三國志》 
	58.學而不化,非學也。 --宋?楊萬里 
	59.好學而不貳。 --《左傳》 
	60.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秦伯》 
	61.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 --《尚書》 
	62、知而好問,然后能才。 --《荀子》 
	63、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晉?葛洪 
	64.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 --黃睎 
	65.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宋?蘇軾 
	66.差之毫厘,繆以千里。 --宋?陸九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