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單元 | 小單元 | 細目 | 要點 | |
| 十六、藥物動力學 | (一)基本要求 | 常用術語 | 隔室模型、消除速度常數(shù)、生物半衰期、清除率 | |
| (二)單室模型靜脈注射給藥 | 1.血藥濃度法 | 
					(1)藥動學方程 | ||
| 2.尿藥數(shù)據(jù)法 | 
					(1)尿藥排泄速度法、總量減量法的藥動學方程 | |||
| (三)單室模型靜脈滴注給藥 | 1.血藥濃度法 | 
					(1)藥動學方程 | ||
| 2.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 | 
					(1)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Css | |||
| 3.靜滴停止后藥動學參數(shù)的求算 | 
					(1)穩(wěn)態(tài)后停滴,其消除速度常數(shù)和表觀分旆容積的求算 | |||
| 4.靜脈滴注和靜脈注射聯(lián)合用藥 | 
					(1)負荷劑量 | |||
| (四)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 | 1.血藥濃度法 | 藥動學方程 | ||
| 2.藥動學參數(shù)的求算 | 
					(1)消除速度常數(shù) | |||
| (五)雙室模型給藥 | 1.雙室模型靜脈注射給藥 | 
					(1)中央室藥物量與時間的關系式 | ||
| 2.雙室模型血管外給藥 | 血藥濃度與時間關系式 | |||
| (六)多劑量給藥 | 1.單室模型靜脈注射給藥 | 
					(1)多劑量函數(shù) | ||
| 2.單室模型血管外給藥 | 
					(1)第n次給藥后血藥濃度一時間關系式 | |||
| 3.雙室模型給藥 | 
					(1)第n次給藥后血藥濃度一時間關系式 | |||
| 4.平均穩(wěn)態(tài)平均血藥濃度的求算 | 
					(1)平均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 | |||
| 5.首劑量和維持劑量 | 
					(1)單室模型靜脈注射給藥時首劑量的求算 | |||
| (七)非線性藥物動力學 | 非線性過程的特征 | 
					(1)米氏方程及米氏過程的藥動學特征 | ||
| (八)統(tǒng)計矩 | 1.藥動學中的各種矩 | 零階矩、一階矩、二階矩 | ||
| 2.用統(tǒng)計矩估算藥動學參數(shù) | 
					(1)半衰期、清除率和穩(wěn)態(tài)時的分布容積, | |||
| (九)生物利用度和藥物動力學模型識別 | 1.生物利用度 | 
					(1)研究生物利用度的意義 | ||
| 2.藥物動力學模型識別 | 常用識別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