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單元 | 小單元 | 細目 | 要點 | 
| 五、根及根莖類中藥 | 
					(一)根類中藥的 | 1.性狀鑒別 | 
					(1)根類中藥的性狀特征 | 
| 2.顯微鑒別 | 
					(1)雙子葉植物根的組織構(gòu)造、常見的異常構(gòu)造 | ||
| (二)根莖類中藥 | 1.性狀鑒別 | 
					(1)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和蕨類植物根莖的性狀特征 | |
| 2.顯微鑒別 | 
					(1)雙子葉植物根莖的組織構(gòu)造、常見的異常構(gòu)造 | ||
| (三)常用根及根莖類中藥 | 1.狗脊、綿馬貫眾(附:紫萁貫眾)、細辛、大黃*、何首烏*、牛膝、川烏、附子、白芍、黃連、防己、延胡索(元胡)、板藍根(附:南板藍根)、苦參*、葛根(附:粉葛)、甘草*、黃芪*(附:紅芪)、人參*(附:紅參)、西洋參*、三七*、白芷、當(dāng)歸、川芎、防風(fēng)、柴胡*、龍膽*、紫草、丹參、黃芩、玄參、地黃、巴戟天*、天花粉、桔梗、黨參、木香、白術(shù)、蒼術(shù)、澤瀉、半夏*、石菖蒲*(附:藏菖蒲)、川貝母*、浙貝母、麥冬(附:山麥冬)、知母、山藥*、姜黃、郁金、天麻* | 
					  (1)來源、產(chǎn)地、采收加工 
					 。3)真實性鑒定(性狀、顯微、理化鑒別) | |
| 2.虎杖、商陸、太子參、威靈仙、赤芍、地榆、遠志、羌活、前胡(附:紫花前胡)、北沙參、徐長卿、胡黃連、茜草、南沙參、川木香、香附、天南星、百部、射干(附:川射干) | 
					(1)來源 | ||
| 3.川牛膝、銀柴胡、草烏、升麻、北豆根、山豆根、白蘞、藁本、秦艽、白前、白薇、續(xù)斷、紫菀、三棱、黃精、玉竹、重樓、土茯苓、天冬、莪術(shù)、白及 | 
					(1)來源 | ||
| (四)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牛膝與川牛膝;北豆根與山豆根;粉葛、山藥與天花粉;人參與西洋參;白前與白薇;熟地黃與酒黃精;桔梗與南沙參;木香與川木香;莪術(shù)與三棱 | 鑒別要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