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單元 | 小單元 | 細(xì)目 | 要點 | 
| 九、花類中藥 | (一)花類中藥的鑒定 | 1.藥用部位, | 花類中藥的藥用部位 | 
| 2.性狀鑒定 | 花序的類型、形狀、顏色、表面特征、氣、味 | ||
| 3.顯微鑒定 | 花瓣、雄蕊(特別是花粉粒)、雌蕊的顯微特征 | ||
| (二)常用花類中藥 | 1.辛夷、丁香、洋金花、金銀花(附:山銀花)、紅花、蒲黃、西紅花* | 
					(1)來源、產(chǎn)地、采收加工 | |
| 2.槐花、款冬花、菊花 | 
					(1)來源 | ||
| 
					  | (一)果實類中藥的鑒定 | 1.藥用部位 | 果實類中藥的藥用部位 | 
| 2.性狀鑒定 | 形狀、顏色、表面特征、氣、味 | ||
| 3.顯微鑒定 | 外果皮、中果皮、內(nèi)果皮顯微鑒別特征 | ||
| (二)種子類中藥的鑒定 | 1.藥用部位 | 種子類中藥的藥用部位 | |
| 2.性狀鑒定 | 形狀、顏色、表面特征、質(zhì)地、斷面、氣、味、水試 | ||
| 3.顯微鑒定 | 
					(1)種皮、胚乳、胚的顯微鑒別特征 | ||
| (三)常用果實及種子類中藥 | 1.五味子(附:南五味子)、木瓜、山楂、苦杏仁、決明子、補(bǔ)骨脂、枳殼、吳茱萸、小茴香、山茱萸、連翹、馬錢子、枸杞子、梔子*、砂仁、豆蔻 | 
					(1)來源、產(chǎn)地、采收加工 | |
| 2.葶藶子、桃仁、金櫻子、沙苑子、巴豆、酸棗仁、女貞子、菟絲子、牽牛子、瓜萎、薏苡仁 | 
					(1)來源 | ||
| 3.地膚子、烏梅、蛇床子、牛蒡子、鶴虱、檳榔、草果、益智 | 
					(1)來源 | ||
| (四)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苦杏仁與桃仁;小茴香與蛇床子 | 鑒別要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