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單元 | 小單元 | 細目 | 要點 | 
| (一)莖木類中藥的鑒定 | 1.性狀鑒定 | 
					(1)莖類中藥與木類中藥的形狀、顏色、表面特征、氣、味 | |
| 2.顯微鑒定 | 
					(1)莖類中藥的組織構(gòu)造 | ||
| 
					六、莖木 | (二)常用莖木類中藥 | 1.木通*(附:川木通)、沉香*、鉤藤 | 
					(1)來源、產(chǎn)地、采收加工 | 
| 2.大血藤、蘇木、雞血藤 | 
					(1)來源 | ||
| 3.降香、通草 | 
					(1)來源 | ||
| (三)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木通與川木通;蘇木、降香與沉香 | 鑒別要點 | |
| 七、皮類中藥 | (一)皮類中藥的鑒定 | 1.性狀鑒定 | 形狀、表面特征、折斷面、氣、味 | 
| 2.顯微鑒定 | 
					(1)皮類中藥的組織構(gòu)造 | ||
| (二)常用皮類中藥 | 1.牡丹皮、厚樸、肉桂、杜仲、黃柏(附:關(guān)黃柏)、秦皮* | 
					(1)來源、產(chǎn)地、采收加工 | |
| 2.桑白皮、香加皮、地骨皮 | 
					(1)來源 | ||
| 3.合歡皮、白鮮皮 | 
					(1)來源 | ||
| (三)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地骨皮與香加皮 | 鑒別要點 | |
| 八、葉類中藥 | 
					(一)葉類中藥的 | 1.藥用部位 | 葉類中藥的藥用部位 | 
| 2.性狀鑒定 | 顏色、葉序、葉片形狀、表面特征、質(zhì)地、氣、味 | ||
| 3.顯微鑒定 | 葉的表皮、葉肉、中脈的顯微鑒別特征 | ||
| (二)常用葉類中藥 | 1.大青葉(附:蓼大青葉)、番瀉葉* | 
					(1)來源、產(chǎn)地、采收加工 | |
| 2.石韋、淫羊藿(附:巫山淫羊藿)、枇杷葉、羅布麻葉 | 
					(1)來源 | ||
| 3.側(cè)柏葉、紫蘇葉、艾葉 | 
					(1)來源 | ||
| (三)性狀相似易混中藥的鑒別 | 大青葉與蓼大青葉 | 鑒別要點 | 
| 
 | 
 | ||
| 
 | 
 | 
